农村葬礼哭灵 农村丧事哭灵歌词 传统农村丧事流程 哭灵堂农村丧事哭词

一、农村丧事哭灵歌词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色。哭灵歌亦各不一样。我们当地有一民族的指路哭灵歌词为:铜鼓已敲响,敲响了三天;明天你出门,下不达地府,上要通天堂!

二、传统农村丧事流程

送终—报丧—烧倒头车—送纸—吊纸—批榜—送殡—烧七

送终:生活中常说“养老送终”,其实送终也是很有讲究的,当老人临终前,所有的晚辈都会守在老人的身旁,直到老人咽气,而这个就叫做“送终”。在某些地方,习俗是老人不能死在床上,在最终一刻,会将老人抬到地面上的木板上。请注意,老人去世前不可以哭泣,去世后可以大声哭泣。

报丧:老人去世后,必须立即给亲戚和朋友写一封信,这就是“报丧”。在村庄中,村庄中的大众经常被锣或鞭炮通知。听到这些消息,村民们将表示慰问并主动提供帮助。由于乡村的风俗是“请索要红色的物品”。

烧倒头车:老人去世时,他必须洗澡并换衣服,穿上寿衣,接着再把他抬到堂屋里面,主要要双脚朝里头朝外,接着再在床前摆放一个盆用来烧纸,而这个称之为“烧倒头车”。注意在给老人穿寿衣的时候,是很忌讳亲人的眼泪掉在寿衣上的。

送纸:也称之为“报庙”,其一般都是由孝子手捧着有香、酒、纸钱的小簸箕去祖坟前面跟祖宗们报信,告知祖先家里有人去世了。

吊纸:当村里的人知道村中有老人去世之后,都会每家每户安排一个人前来吊唁,并宽慰家属。而孝子要跪在灵堂前面,对来吊唁的亲朋好友表示感谢。吊纸有着“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的说法

批榜:死者家中挂命纸殃榜于门侧,一般都是男左女右。如果是父亡,则殃榜上书“故先考享年月日,寿终正寝”;而母亡则殃榜上书“故先妣,享年月日,寿终正寝”。

送殡:这算得上整个葬礼中最悲痛的场景了,当把“孝盆子”摔碎了之后,送殡队伍就出发了,不仅所有亲戚都会来送老人去最终一趟旅程,而且村里的许多人也会一起来。在整个经过中,哀悼和鞭炮必须不断放,就是要让老人热热闹闹地走

烧七:在很多的农村里都还保留着这个习俗,当逝者葬礼完成了之后,每满七天,子女就要给逝者“烧钱”。在过去一般都会从“一七”烧到“五七”,接着再接着“周年”。可是现在葬礼简化了,一般都只是烧“头七”。

各地的文化差异不同,因此葬礼的流程和讲究也不愿意,然而基本上都会有这几项。

三、农村丧事牌位怎么写

去世的本人可写一个牌位,用词各地大同小异。上几辈可写一个牌位就完备了。用先祖二字。

四、农村丧事七字挽联

关于农村丧事七字挽联:

1、守孝不知红日落,扫榻飞烟惊化鹤。

2、思亲常望白云飞,卷帘留月觉归魂。

3、洁净晶莹光如雪,鲜明炽烈映红梅。

4、明月清风归旧貌,想见音容云万里。

五、农村丧事辞帐写法

挽幛是为悼念逝者而送的一种哀悼礼品,也称礼幛。大多是独立成幅,通常用整幅布或绸布做成,也有人用床单或毛毯代替。挽幛悬挂于祭奠逝者的灵堂、追悼会或遗体告别场所,为了便于悬挂,挽幛通常竖幅,上面的文字多为竖写,也有用横写,文字常先用纸写好,接着用大头针或线缝在上面。

  2.挽幛的格式及内容

  挽幛大多竖挂直写,文字从右向左分三部分书写。

  第一部分(上款):面向挽幛为准,右边顶格写依次写对逝者的称呼、姓名及颂词。如“尊岳母XXX千古”、“好男儿XXX烈士”。

  第二部分:正中间写祭悼语,字体要大些,但不可超过上款与下款,也可用一个“奠”字替代祭悼语。如“慈范永存”、“为国捐躯名垂千古”。

  第三部分(下款):面向挽幛为准,左边依次写上送挽幛人的身份、称呼、姓名。如

  “愚婿XXX敬挽”、“XXX村全体肃挽”。

  3.挽幛的要求

  (1)挽幛的题词不拘一格,不限字数,但通常以四字句为多。

  (2)撰写挽幛的纸张大致不一,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挽幛的字体要端正,采用白纸黑字或黑纸白字。

  (4)挽幛的所用的词汇能涵盖逝者一生的功德、品德及挽者的心情、梦想等。

六、农村丧事请帖怎么写

假如我们农村里面一般办丧事的话,那这个请帖一般都不会写,直接让人上门报丧就可以了,这个最重要的是看在什么样的农村了,反正我们大西北这边农村里面一旦有人去世了,尤其是老人。会找一个家里面最亲的人,去最亲的亲戚家直接爆仓,就说家里面的亲人去世了,说一下就行了。

七、农村丧事榜示怎么写

呵呵, 这个嘛其实和结婚是一样的嘛,,, 一张白纸或红纸,,接着写上名字和礼金 就可以了呀,,,不然你可以买礼金单呀

八、农村丧事安席词

我那农村,丧事以前只吃一餐,发丧抬出去,入土后进宴席。如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吃两餐了,发丧前,吹吹打打晚上也要吃一餐。吃完之后开始,开头由舅舅那边烧头香,叩拜焚香……之后再由亲戚、朋友、村里的叔侄排队依次焚香叩拜。

安席(讲席)就有两套词了。

第一套词,主要是打声招呼(座夜那晚餐)

(敲锣三下)鸣锣告白,全体肃静:

今日是*公**老大(孺)人,90寿终座夜之期,多谢各亲朋好友、叔侄……百忙之中前来焚香告别。孝家没有一一亲自迎接,不要见怪。今晚席位随缘而座,桌上酒菜淡薄,不敬酒,啤酒、白酒随意选择,量宏者多饮几杯,量浅者,量力而行,孝家人手少,事务多,照顾不周,包涵包涵。明早凌晨六点,亡者发丧,尽量送送,十点开席,尽量早点入席,各桌座满。再次感谢前来帮忙送礼的亲朋好友叔侄,有朝他日贵府办事,孝家定当帮忙还礼。(再敲锣三声)请吃好、喝好……倒酒。

第二套词(主敬舅舅、地仙人)

(端起酒杯站起来)先生、舅舅……还有各亲朋好友和村里叔侄:

今日是***老人出殡之日,

多谢先生择的黄道吉日。

多谢舅舅家的领会和顶力相助

多谢亲朋好友百忙之中前来悼念

多谢村里的叔侄劳心又劳力的帮忙

才使老人顺利入土为安。今日孝家本应美酒佳肴盛情款待,无奈孝家家底薄弱,今观其席,盘少汤多,薄酒素菜,照顾不周,希海涵、海涵……无物所敬,哀悼酒敬个四杯。

先生回话:奉敬此酒,不敢承当,多得列公承陪。多谢孝家抬爰由我择日(选出殡日子),我本着阴阳两利的规则才得此日。今日席上,山珍海味,五味调和。谢谢盛情款待,我借花献佛,回敬四杯。

最终一杯一杯要喝十二杯(月月来住)。

现如今简化很多了,一般喝四杯就完事。由于醉了怕出事。

如果在我爷爷那个年代,必须要喝十二杯。不能少

九、农村丧事孝歌歌词

《哀叹词》

痛尔父(母),哭尔亲,养育儿曹恩义深。

朝提袍挈劳苦辛,三年怀抱始离身。

儿长大,亲不存,牙床空对泪淋淋。

要相见,隔幽冥,有负亲恩似海深。

难效目莲把孝行,十八地狱去寻亲。

叹人生,总是空,生死从来万古同。

高年彭祖今何在不免南柯一梦中。

哀尔父(母),念尔生,粉身碎骨报难全。

思笑语,忆容颜,尺素难申罔报恩。

肝肠断,泪涟涟,悠悠愁恨销眉尖。

思辗转,难报恩,惟愿英灵早上天。

生前有酒几时醉,滴酒何曾到九泉。

叹人生,实堪怜,光阴荏苒几多年。

陟屺(岵)空瞻徒泣血,辟诵哀号枉呼天。

叹尔父(母),今已亡,千秋永别实堪伤。

柔情儿女心头肉,严(慈)亲恩泽胜穹苍。

黄泉地,路迷茫,教人何处觅椿(萱)堂。

徒垂泪,枉思量,望断云山抱痛长。

诵经惟有苍穹听,愿祈尔父(母)往西方。

叹人生,若蜉蝣,大限来时万事休。

富贵功名都是幻,荒草蓬蒿土一丘。

忆尔父(母),德弥彰,殷勤创业振纲常。

和邻里,睦乡邦,教诲儿曹有义方。

宜永寿,乐高堂,怎样一旦返仙乡。

情难舍,德难忘,哀思不尽地天长。

绕棺相看无由会,惟叩灵魂一炬香。

叹人生,世事烦,奔波劳碌几时闲。

堆金积玉今何用,过隙驹光指顾间。

思尔父(母),痛凄怆,越思越想越难当。

始受室,重义方,儿孙此日赖恩光。

心欲裂,倍凄凉,海枯石烂怨洪荒。

生死地,竟难忘,三魂杳杳不回乡。

俯棺泣奠亲知否惟愿神灵永显杨。

叹人生,空自忧,光阴迅速实难留。

万古江山依旧在,不知人换几多俦。

念尔父(母),育尔身,朝朝暮暮战兢兢。

盼儿长,望儿成,儿生作息俱留心。

乳哺满,已全形,高堂一别没踪寻。

视不见,听无闻,徒伤儿女哭空庭。

今宵往返陪灵柩,哭断肝肠刺破心。

叹人生,奈此何,光阴似箭月如梭。

惟存德泽留芳远,万古名传百世歌。

十、农村办丧事的全部流程

农村办丧事,从老人倒下头,先把逝者挺棺盖上,脸上盖上白纸,儿子先给老人烧倒头纸,烧完之后,先叫自己门子人,弟兄们坐一块商量老人丧事怎么办,先叫相师来根据逝者手冾的时分,确定逝者祭奠之日和安埋的时刻,再通知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老人祭日,再叫厨师安排劳客跟集,确定灵车,送逝者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