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课改生活如果要我来描述我们的课改生活,我想将它用冬、春、夏、秋四个季节来概括。
冬,刚分小组时,同学们很兴奋,由于我们将要接触一种全新的、以学生合作讨论为主的进修模式。那时,我们对未来的进修生活充满了向往。然而,接下来的进修生活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我们早已习性独来独往的进修方式,再加上开学之初彼此之间又不熟悉,因此课改之初,我们虽说分了小组,但我们并没有形成进修上的互相讨论、互相帮助的现象。依旧是“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春,在老师的带领、班长的号召下,我们渐渐形成了合作探究的觉悟。渐渐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课堂,而成了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老师唱独角戏的机会少了,上课打瞌睡的人少了;学生讨论的机会多了,上课积极思索、争着发言的人多了。
现在的课堂就好像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
看,这边正讨论着怎样用更简单的技巧解出这道题,那边正商量着下次怎样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老师则“悠闲”地踱着方步,在各个组间转悠,不时地指点几下。这堂本枯燥无味的试卷评讲课,因大家的积极合作而上得有声有色。
我们在合作中分享高兴,在高兴中收获聪明。
夏,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合作,老师们绞尽脑汁,想出了用活动单的办法,大大进步了我们的积极性。
所谓“活动单”就是一堂课的流程,将一堂课所需解决的难题罗列下来。这也大大进步了我们的课堂效率。拿到活动单,开头来说映入眼帘的是本课目标,这就为我们讨论确定了路线。接下来,我们按照活动一、二、三,很快就掌握所要进修的内容。
课堂上,同学们也不再有所拘束,讨论的气氛更加热烈。老师们也不闲着,“花招百出”。 一会儿,让我们比赛哪个组能又快又准确地写出答案;一会儿,又让我们抢答抛出的难题。在这样的气氛中,一堂课眨眼间就过去了。
活动单让我们的思考汇到一起,猛烈碰撞。
秋,当我们遇到相同的难题在小组内交流时,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会陈述自己的见解。多少见解一碰撞,我们能很快得到正确的答案。相较以往,不仅缩短了做题的时刻,还进步了答案的正确率。我们学会了利用“合作”这个优势,增强了自我进修的能力。
怀揣着秋的收获,我们充满干劲奔向未来。
冬的沉寂孕育了春的活跃;春的活跃带动了夏的热诚;夏的热诚催生了秋的收获。进修如四季,由于不同,因此精妙。